“欒”字直接點明了它的食堂——只愛刺吸欒樹葉;
“多態”更有意思,說明這蟲子的外表多變,有時候是灰撲撲的小不點,有時候愛穿黑漆漆的“夜行服”,有時候披著黃黑相間的“條紋衫”,像昆蟲界的變臉大師;
“毛蚜”則暴露了它的身份,它屬于蚜蟲家族,渾身帶著細細的絨毛,看起來有點萌萌的、QQ的,但千萬別被外表騙了。
欒多態毛蚜是不折不扣的
“素食主義者”
但它的吃法有點“霸道”
它的嘴像一根特制的“吸管”,能輕松扎進欒樹的葉片和嫩枝里,美滋滋地吸食汁液。樹汁里糖分多,消化不了,就會把多余的糖分變成“蜜露”排出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黏糊糊的小雨”。
更厲害的是
它們繁殖起來像“復制粘貼”
是昆蟲界的
“超生冠軍”
春天剛到,雌蚜蟲不用找“男朋友”,就能直接生下小蚜蟲,而且一茬接一茬,不到一個月,就能從幾只變成成千上萬只,把欒樹枝葉蓋得密密麻麻,像給樹穿了件“活外套”。
密密麻麻的欒多態毛蚜
別看欒多態毛蚜能“欺負”大樹
它也有不少天敵
瓢蟲就是它的“頭號殺手”;草蛉的幼蟲也不甘示弱,尖銳的大鉗子一夾一個準;食蚜蠅、螳螂也會參加饕餮盛宴一起大快朵頤。它們雖然不起眼,卻用自己的方式在自然界上演著生存大戲,這大概就是微觀世界的奇妙之處吧。
欒樹葉上的瓢蟲卵
欒樹上的瓢蟲幼蟲
欒樹葉上的瓢蟲成蟲
欒樹葉上的草蛉卵
欒樹葉上的草蛉幼蟲
欒樹葉上的草蛉繭
欒樹葉上的食蚜蠅幼蟲
食蚜蠅蛹態
欒樹葉上的螳螂
雖然欒多態毛蚜不會咬人
但它們的“蜜露”
確實有點煩人
滴在汽車上,會黏住灰塵,變成黑乎乎的斑點;落在行人頭上或衣服上,也讓人不太舒服。如果蚜蟲太多,欒樹的葉子會被吸得發黃卷曲,引發煤污病,阻礙光合作用,甚至提前掉落,影響樹木正常生長。
欒樹葉上的草蛉成蟲及煤污病
欒樹葉片因刺吸產生卷曲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
普陀綠化人
有很多辦法對付它們
除了使用綠色無公害的生物藥劑,趕走蚜蟲,保護天敵外,在深秋,我們會利用欒多態毛蚜以卵越冬的特性,在樹干上綁扎草繩,誘集其下樹產卵,在來年孵化前拆除草繩,滅殺蟲卵,達到降低蟲口密度的效果。其實,只要數量控制得當,欒多態毛蚜也是生態鏈里的一環,為自然界的其它成員提供了食物。
供稿:區綠化建設管理中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