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消失的湖面回來了!2025年6月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濕地湖體水域面積達42.41平方公里,創20年來最大面積紀錄。
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是典型的季節性內陸咸水湖,流域面積7359平方公里,在河北省境內為2434平方公里,涉及尚義縣、康保縣、張北縣3縣14個鄉鎮,是華北現存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也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區的前沿陣地。
2020年前,受氣候變化、過度放牧、人類活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察汗淖爾流域土地沙化日趨嚴重,生態環境變得更加脆弱,察汗淖爾濕地面臨縮小干涸、草甸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困境,原本碧波蕩漾、草長鶯飛之地變為鹽堿白地,導致每年4—6月揚沙和沙塵暴肆虐,流動沙丘更是不斷南侵,嚴重影響了京津冀生態環境。
2020年以來,河北省堅持問題導向,秉持系統治理觀念,以恢復察汗淖爾流域生態平衡為目標,依托“三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等重大工程,科學推進退化林改造,全面加強草原保護修復,采取創新植綠、退耕還草、流域修復、產業融合、圍欄封育、補播改良等措施,實現了沙化土地面積逐年減少、沙化程度明顯減輕、流動沙丘得到阻滯固定的顯著效果,特別是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水域面積穩中有升,濕地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打造了全省防沙治沙與濕地保護協同推進、協同發展的生動范例。
2021年以來,察汗淖爾流域內累計實施營造林3.25萬畝、治理退化草原18萬畝、修復濕地0.79萬畝,實現了“鹽堿白”到“碧波藍”的生態蝶變,消失的湖面逐漸回來了。同時,監測到野生鳥類141種,新增黑鸛、遺鷗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新增鹽地堿蓬、短星菊等植物群落5個,生物多樣性日漸豐富。
同時,河北省全力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在察汗淖爾地區創新植綠模式,開展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切根補播等措施,見縫插綠,山、溝、坡、路統一規劃、統一治理,打造喬灌草結合的立體綠化模式,由單一增綠向綠化、彩化、香化、美化轉變,累計完成綠化美化11.9萬畝,為保護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增加了一道綠色屏障。
在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及周邊區域,累計實施休耕種草7.23萬畝,新增堿蓬、鹽爪爪、白刺等耐鹽堿性濕地植被0.75萬畝,營造林2.16萬畝,退化草原治理15.8萬畝。同時,帶動休耕種草農戶年均畝增收150元以上,大大調動了域內農民參與濕地保護的積極性。
統計顯示,隨著察汗淖爾國家濕地公園生態的持續向好,當地文旅產業勢頭方興未艾,2024年接待游客量超過5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5000萬元。沙化土地潛力也被不斷激發,當地農牧民通過發展林下經濟,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從2020年的8000元增加到1.5萬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