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云南 楚雄雙柏:林下經濟 鋪就生態富民路
昆明市林草局專業號 2025/7/30 11:38:07
http://picture.yunnan.cn/system/2025/07/29/033563710.shtml
在哀牢山深處的楚雄州雙柏縣,78.54萬畝核桃林里藏著“綠色財富密碼”——林下種藥材、林間育苗木、林隙采菌菜,昔日單一的林地如今成為“立體聚寶盆”。近年來,雙柏縣錨定“生態立縣、綠色崛起”戰略,深耕林下經濟,通過規劃引領、模式創新、科技賦能,讓綠水青山持續產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富民增收雙贏的特色發展之路。
規劃領航,繪就多元發展藍圖
“以前守著大片林地,除了收核桃沒別的進項。現在林下種上黃精,一畝地多賺好幾千!”愛尼山鄉農戶楊順興的感慨,道出了雙柏林下經濟的轉型實效。這一變化源于縣里精心擘畫的《林下經濟發展規劃》,構建起“1234510”發展體系,明確林藥、林菜、林苗、林菌、林草五大重點方向,讓每一寸林地都有“用武之地”。
圍繞“高海拔藥菌茶、中海拔糧煙畜、低海拔菜花果”的立體布局,雙柏縣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在愛尼山鄉發展中藥材種植,建成全國中藥材示范鄉;在鄂嘉鎮推進林草融合,省級林草產業試驗示范項目帶動51名村民年增收超萬元;在獨田鄉探索林畜循環,黑山羊養殖成為脫貧戶“錢袋子”。如今,全縣已形成“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林下經濟格局,8個專業村鎮、16個精品園串起富民產業鏈。
創新驅動,激活產業發展動能
走進云南一草一味中藥材公司的種植基地,滇重樓、黃精在核桃樹下舒展葉片,這是“林藥共生”模式的生動實踐。雙柏縣深諳“單打獨斗難成勢”,創新推出“國家儲備林 中藥材全產業鏈 聯農帶農”等模式,讓企業、合作社、農戶擰成發展“一股繩”。
科技賦能為產業插上翅膀。依托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大學等幫扶資源,雙柏縣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引進菌棒栽培、智慧大棚等新技術,培育出“云百一號”百部、姜黃等省級良種。縣林業和草原局組建技術服務隊,全年開展培訓60余場,讓2000余名農戶掌握林下種植“真功夫”。在技術加持下,云茯苓、滇重樓等4個品種種植面積突破萬畝,佛手、續斷等14個品種達千畝規模。
全鏈發力,筑牢富民增收根基
清晨的雙柏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里,主播正對著鏡頭推介剛采摘的野生菌。“以前菌子爛在山里,現在通過‘云展會’能賣到全國各地。”負責人介紹,縣里建成電商中心和直播中心,依托南博會等平臺實現“云簽約”,2024年農產品線上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
從田間到餐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全縣培育83家農業龍頭企業、637家專業合作社,建成78座冷鏈冷庫,年處理農產品8655噸,農產品加工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2.21:1。在云南清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鮮菌經過精深加工變成調味珍品,身價翻了幾番。目前,全縣林下經濟總產值達34.3億元,帶動1.35萬戶農戶戶均增收超3萬元。
如今的雙柏,林下中藥材種植達25萬畝以上,年產12萬余噸;野菜馴化種植助農增收1.5億元;苗木培育年產值6000萬元;食用菌產業成“綠色銀行”,實現產值9.3億元……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生態與經濟共舞,一幅“林茂、業興、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云南網通訊員 王葉平 蘇珂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