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龍門鄉綠樹成蔭,清澈的龍潭箐溪水潺潺,綠油油的稻禾開始抽穗,龍門梯田一片生機盎然。滿載稻花魚苗的貨車緩緩地駛入田埂,在鄉農技人員指導下,村民們卷起褲腿,將一尾尾活蹦亂跳的魚苗放入稻田中。
水花四濺間,村民馬懷春的臉上洋溢著藏不住的喜悅:“哈哈哈哈,看這陣仗,今年這魚肯定能大豐收!”
村黨總支書記張成龍在現場給大家算起了生態賬。“今年共投放魚苗1000多公斤,10月稻花魚肥時,一畝田能收稻谷275公斤、鮮魚50多公斤,畝產值可達7000多元,這些年發展稻田養魚,化肥不用了,農藥也不打了,效益還比以前更好了。”
村民們談論著即將到來的豐收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鳴,構成一幅生動的鄉村夏夜圖景。
近年來,龍門鄉搶抓現代農業發展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利用獨特的氣候、土壤、水質等優勢,以好田出好米,以好水養好魚,積極探索“稻魚共生”模式,將稻花魚養殖與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相結合,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龍門鄉鄉長李建霞介紹:“龍門鄉持續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打造‘稻 魚 稻田景觀’的現代體驗農業模式,采用山泉水灌溉,標準化稻田養殖,專業技術人員日常管護,嚴格把控產品質量,接下來將在豐收季逐步完善更豐富的捉魚體驗、戶外燒烤、親子體驗、農家樂等多種配套活動。以特色種植養殖為突破口,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休閑體驗農業轉型升級。”
來源 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 秦蒙琳 通訊員 方麗娟 馬小院 范軍)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曹婕
來源:https://www.ccwb.cn/web/info/20250726093015H31BER.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