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京津冀三地始終堅持“一盤棋”思想,將綠色發展與現代化建設深度融合,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協同力度,不斷加強聯建聯防聯控,生態環境日益改善,鳥類數量、種類日漸增多,京津冀生態“家底”越來越厚。
京津冀地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重要通道,每年春秋大量候鳥在這里停歇,青頭潛鴨、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震旦鴉雀等珍稀、瀕危物種更是頻頻亮相并安家落戶。
斑嘴鴨帶領一群幼鳥在衡水湖練習游泳、覓食。周津 攝
6月11日,河北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鳥類監測數據顯示,近萬只夏候鳥進入保護區繁殖,規模、數量均刷新了歷史紀錄。無論是位于河北省的衡水湖,位于天津市的七里海濕地,還是北京市的密云水庫,記錄到的珍稀鳥類種群數量在不斷擴大,這是京津冀生態協同保護、協同發展、協同治理的重要成果,也是三地聯手共治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京津冀地區記錄到的野生鳥類總數已超600種,其中候鳥有420余種。
白骨頂雞在衡水湖喂食雛鳥。馬曉輝 攝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推進生態綜合治理,實施大規模造林綠化與自然保護地建設,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濱海濕地修復,共同構建了功能完備的區域生態安全屏障。京津冀三地成立了鳥類等野生動物聯合保護工作小組,并制定了聯合行動保護方案,建立了野生動物保護長效機制,合力為候鳥打造了安全天空、綠色通道。
河北持續推進以濕地公園、重要濕地為主的濕地保護體系,穩步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強化源頭治理,開展“護飛”行動,有序推進種群監測。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96種,較雄安新區設立前增加了90種。2024年,滄州南大港候鳥棲息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王鐵軍、馬曉輝 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稿)
京津冀
[作者: 王鐵軍、馬曉輝 責任編輯: 高麗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