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n.news.cn/20250731/9c9106c6c2a744ad95f7eb5077e90b4b/c.html
當第一縷陽光穿過原始森林,“追象人”又開啟了新的一天。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象群是這里的“游俠”,而行走在山里的“追象人”每天都追尋著它們的步伐,開啟一場跨越十二時辰的“捉迷藏”……
江城縣有一群特殊的護林員,他們的工作以亞洲象監測為主,他們也被稱為“追象人”,刁發興便是其中的一員。作為江城縣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監測隊隊長,他與12名隊員一同追尋著生活在江城縣的59頭野生亞洲象的蹤跡,守護著近1000平方公里內的人象平安。
在江城活動的象群(7月8日攝)。新華網發
十二時辰的堅守
“這群象最小的有兩頭,有一頭兩三個月,一頭四五個月,我看看最小的那頭是什么情況。”近期,在江城縣康平鎮曼克老村,一群20頭的野象悠哉愜意地活動著,說起這個象群中的小象,刁發興清晰地記得它們出生的時間,也時刻關注著它們的情況。這是刁發興每天“十二時辰”工作中的一環。
新生幼象正在喝母乳(7月7日攝)。新華網發
今年是刁發興成為“追象人”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他見證著野象群從偶爾光臨江城縣,到59頭野象在這里“定居”。追象的工作并不是朝九晚五,而是需要時刻關注象群的動態。“每天早上我們找到象群的位置,然后再把人分出去監看每一個象群或者每一頭獨象,再向村民們發出預警,告訴他們是否可以出門勞作。”時間久了,刁發興對象群也熟悉了,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對象群的位置已有大概判斷,確認好后他便給隊員們安排監測位置。
刁發興和同事們正在開展亞洲象監測工作(7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但預警并不是每天只需要發送一次,只要象群的活動情況有變化,或者可能會影響村民勞作,他們都需要實時監測并發布預警。“象群里有小象的,還要看看小象健不健康,或者其他大象出現健康狀況也要更密切地監測。”刁發興說,每個象群的喜好和活動的規律都不一樣,但天熱的時候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林子里休息,氣溫不高的時候它們就會出來活動,如果是下雨天,它們的活動時間也會變長,這些也決定著“追象人”的工作時間。
兩頭亞洲象正在嬉戲打鬧(7月7日攝)。新華網發
他們早已習慣了跟著象群的活動規律來調整自己吃飯和休息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每天24時發布完最后一次預警信息,他們才可以休息,特殊情況下還要在象群活動的區域附近駐守,在車上睡覺也是常有的事。正是這份堅守,換來了人象平安。
“小黑皮”見證著“追象人”的成長
在刁發興的記憶中,有一頭名為“小黑皮”的公象,“我們剛開始監測的時候它還是一頭亞成年的象,現在已經是‘小伙子’了。”說起“小黑皮”,刁發興就像說起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相處時間久了,刁發興覺得“小黑皮”好像也知道他是保護自己的人。
亞洲象“小黑皮”正在玩耍(資料圖)。新華網發(刁發興 攝)
刁發興見證了“小黑皮”的成長,“小黑皮”同樣也陪伴著刁發興的成長。最開始做監測工作時,監測亞洲象只能靠找它們的糞便和腳印來判斷它們的活動區域,一來準確性有誤差,二來對監測員來說也比較危險。隨著無人機的添置,刁發興學會了新技能,對監測亞洲象也越來越熟練。“2022年開始用無人機,2023年以后還配上了帶熱成像功能的飛機,象群晚上的活動情況我們也能掌握了。”他說。
刁發興正在用無人機監測亞洲象(7月8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最開始接觸無人機時,刁發興也會因為技術不成熟而“炸機”,但現在他已經越來越熟練,什么時候用大飛機,什么時候用小飛機,都可以熟練地來回切換。不僅如此,他也在這個過程中對野生亞洲象的情況、性格、習性越來越了解,“這群象就喜歡在農田附近活動,林子里的那8頭就喜歡在林子里,一待就是好幾個月。”說起生活在江城的野生亞洲象,刁發興已經了如指掌。
在江城活動的亞洲象群(7月8日攝)。新華網發
當前,在江城生活的亞洲象有59頭,會分為7—8個象群活動,監測隊的13個人也已經可以熟練、默契地監測到每一頭象。刁發興說,每一個象群的數量一定要點清楚,這樣才能保證沒有意外。
在江城活動的亞洲象群(7月7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一天看不到象,就覺得缺了點啥”
在許多喜愛亞洲象的人看來,刁發興他們的工作是令人羨慕的,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大家伙。但刁發興卻深知這份工作背后的責任與艱辛,“這個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干好的,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刁發興介紹,比起務農,這份工作的收入會高一些,但工作時間長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些對每一個監測員來說都是考驗。但是大家還是堅持下來了,畢竟干好這份工作需要對當地情況以及亞洲象的情況都非常了解。
刁發興夜間開展亞洲象監測工作(7月7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與此同時,當地村民也對亞洲象監測員有了深深的信任。每天外出務農或務工,都等待著他們的預警信息,這也讓刁發興和同事們深感責任重大。而監測員們對亞洲象也產生了感情,“小象特別可愛,會像小孩子一樣打打鬧鬧,玩泥巴、滑坡。”在刁發興看來,雖然人與象語言不通,但時間久了,自己好像可以讀懂它們,一天看不到它們,像少了些什么似的。
在江城活動的亞洲象群(7月7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近兩年來,江城縣未出現亞洲象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刁發興覺得這就是監測工作成果的體現。除此之外,近年來小象寶寶也不斷增多,今年又有3頭小象出生。“我們這里生態好,吃的東西好,也安全,它們很喜歡在這里。”刁發興希望,通過自己與同事們的不斷努力,讓象好人也好,一直和諧地生活下去。
航拍在江城活動的亞洲象群(7月8日攝)。新華網發
追象人的一天,是江城的一天,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每一天……(完)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執行:柴靜 徐華陵
海報設計:陳寒青
指導單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普洱市林業和草原局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
江城縣融媒體中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