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茂名日報報道,信宜市“麻雀村”平塘鎮麻場村,是一個293人的行政村,有4條自然村。村雖小,卻有發展南藥種植的自然優勢,種植了60萬株肉桂樹,該村正往“肉桂專業村”的路子邁進。茶山鎮結合廣大群眾發展意愿,持續推進茶樹種植,不斷擴大茶樹面積,確保茶山有“茶”,茶山出好“茶”,進一步增強鎮域經濟發展動力。
筆者認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產業旺,鄉村興,抓住產業興旺就是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發展產業不能千篇一律,要避免產業單一化,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特色精品。我市地域廣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資源,要根據種養習慣、地理因素、氣候條件等精準定位,從實際出發,做好主業,發展產業。如:平塘鎮土壤肥沃,黑欖(烏欖)種植歷史悠久,頗具規模。該鎮馬安村有3萬多畝毛竹,竹海早已成為我市乃至粵西的一張生態名片;麻場村發展南藥種植有自然優勢,大力發展以肉桂為主的南藥。茶山鎮是信宜市三華李種植第二大鎮,不但有李,而且有茶。茶山鎮種茶歷史悠久,據記載,明朝中期以前,茶山一帶盛產茶葉,大部分居民住在大山以種茶為業,在奇美石一帶種茶萬余畝,并在山腰建了一條街叫“橫街”,專門收購和銷售茶葉,故名茶山。近年來,茶山鎮發揮悠久的種茶歷史及自然環境資源優勢,重振茶業,將茶作為該鎮的“一村一品”進行種植推廣。
產業選對了,產業做得優,品牌叫得響,致富有奔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抓住特色產業這一“牛鼻子”,下深功夫,夯實基礎,寫好大“文章”。延伸產業鏈條,讓特色更“特”。產業的特色不僅體現在養殖業、種植業方面,而且體現在加工等方面,如:平塘鎮可將肉桂進行深加工,制成肉桂茶、桂油等產品;可將黑欖(烏欖)的欖肉、欖核進行深加工,制成多種產品;可開發竹酒等產品,并發展竹筍種植、加工。2019年,茶山鎮的“粵云開嘉木”茶葉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的中國企業家年會上獲評“第七屆中國企業家發展年會2019優秀品牌獎”,并被授予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指定用茶稱號。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堅持科技興農,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支撐,不論是實現良地、良種、良機,還是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發展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都需要發揮科技的潛力。實現科技興農,關鍵在人才,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揮人才的最大效能,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科技興農讓農民群眾挑起“金扁擔”,端牢“金飯碗”。一方面要“請進來”,大力引進高科技人才,研究開發新品種、新技術。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利用各種渠道和資源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實現從“會”種到“慧”種的轉變。再一方面要“引回來”,將有助力家鄉、故鄉振興意向的高素質鄉賢“引回來”。如祖籍茶山鎮的楊葉青女士退休后,抱著造福鄉梓的初心在茶山鎮開發了“粵云開嘉木茶場”,并以“核心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很快就在茶市場上站住了腳。
產業有特色,發展才有活力。要以資源為依托,唱好特色“戲”,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以技術創新為抓手,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打造特色品牌。同時,還要奏響“融合曲”。如利用農業產品、自然生態、農村人文資源等,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等,傳統產業與現代產業相融合,一、二、三產業齊步走,將產業鏈條拉長變“粗”,讓特色魅力更加彰顯,讓產品價值不斷提升,讓特色產業長出“翅膀”,飛”得更遠,讓農民群眾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效益,一起走向共同富裕。
高干(信宜)
編輯:林奕余
初審:許 泰
終審:朱武軍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