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奮力書寫綠美廣東的汕頭實踐。從學校師生,到環保志愿者等,汕頭各個領域多種方式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精心呵護綠美生態底色。放眼鮀城大地,生態文明的綠色種子日漸深入人心,厚植于城市血脈,逐步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家園。
環保志愿者:宣傳帶動 共建生態宜居家園
烈日下,韓江邊。一群環保志愿者沿江開展水情巡河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們密切關注韓江水情,沿途撿拾垃圾雜物,勸阻取水口旁垂釣等行為,并及時上報巡視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全力守護母親河的整潔。
這樣的巡河活動,市保源公益志愿者協會每半個月便會組織一次。該協會會長謝偉明介紹,協會志愿者的足跡,已遍布韓江中下游各個流域,特別是水源保護區。在巡河過程中,志愿者會同步開展撿拾垃圾,并結合水源保護知識展板,向沿途居民群眾宣傳愛護“母親河”。協會也不定時開展進校園活動,將節水愛水宣講帶至多個學校,讓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孩子們心中扎根,同時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家長共同參與形成合力,一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在汕頭,越來越多的環保志愿者投身生態文明建設行列,身體力行倡導生態環境保護。全國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吳奕強,便是其中之一。他從小在韓江邊烏橋片區長大,對“母親河”有著深厚的感情,當脫下“海軍藍”后他繼續投身環保事業,策劃參與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水上環保艇等多個公益項目,致力于環保宣教、清潔水上垃圾等活動,守護生態環境,守護韓江。
令吳奕強感到欣慰的是,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不斷傳播,市民群眾、學校師生的環保意識日益加強。在大家的努力下,近年來韓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水面垃圾明顯減少,大批野生鳥類回到“母親河”沿岸棲息繁衍。“水也清了,鳥也來了”,當目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日漸成為現實生活寫照,這位從事環保志愿服務工作多年的老義工,心中也更加篤定信念,繼續傳播綠色環保理念,帶動更多人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打造汕頭生態宜居家園。
學校師生:節能減排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
校園,正逐步成為踐行低碳環保、生態文明教育的新陣地。作為我市首個低碳學校試點,汕頭金中華僑試驗區學校努力做生態文明的播種者,踐行綠色低碳教育理念,力促師生將愛護生態滲透到日常生活學習中。
學校總務處主任陳幫蘭告訴記者,通過采用中(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實現雨水回收利用,以灌溉花園等直觀展示,向全校的師生展示節約用水、海綿校園的做法,展現通過科技手段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從而提升師生的環保理念。
記者了解到,該校還采用“管理 互動 展示”模式,打造校園碳普惠智能場景,對學生的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13類低碳行為進行量化評價,激活低碳行為動力,營造綠色低碳校園新風尚。以可感知、可參與、可量化的方式,學校將這個低碳理念融入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學生中播撒綠色種子,帶動家庭踐行節能減排,也為中小學校園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經驗。
在認真聆聽老師講解的“碳中和”概念后,學生楊欣諺認真踐行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等低碳行為,實現了綠色低碳從理念到實踐的跨越。不僅如此,楊欣諺還積極發動家人一起參與光盤行動,“我告訴弟弟飯菜要吃光,甚至幫他吃一點,杜絕食物浪費”。
“當孩子們主動成為生態文明的創造者、傳播者的時候,教育便有了真正的生命力。”汕頭金中華僑試驗區學校校長許樹然表示,學校也一定會繼續努力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為美麗中國、綠美廣東貢獻教育力量。
(來源:汕頭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