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打開地圖,在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壩上和接壩地區,會看到成片的墨綠色區域,依山就勢,呈肋條狀分布在山間,這里便是千松壩林場。近年來,千松壩林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百里天路建成了當地人的致富路、幸福路。系列報道《行走三北防護林》,請看《千松壩林場:于綠水青山中解讀“幸福密碼”》。
驅車穿越千松壩國家森林公園山間小路,目之所及,云杉、白樺、落葉松、山楊等林木挺拔、錯落有致,“京北第一天路”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平均海拔1782米的群山之巔,蔚為壯觀。
豐寧千松壩林場大灘分場黨支部書記吳洋告訴記者,這里是大灘鎮二道河子村百里天路百花坡觀景臺,目之所及的地方大多都是這幾年千松壩林場人工栽的落葉松。
豐寧壩上百里天路從北向南穿越山川河流、花海農田、茫茫草原、原始森林,跨過千松壩國家森林公園、十八花海、柳樹溝稀樹草原與S244省道相交后,南入北京、西接張家口、北可直通內蒙古與圍場塞罕壩。
百里天路全長 100 公里,是北京及其周邊自駕愛好者追逐自然與自由的絕佳之地。這里天似穹廬、云欲擦肩、風車搖曳、繁花遍野。人行其中,既有“一山觀三鎮、伸手可及天”的雄狀與遼闊,又有“一天有四季、百里不同天”的刺激與體驗,仿佛行走于五彩斑斕、如夢如幻的原始畫卷中。
與塞罕壩一樣,千松壩位于北京、天津與渾善達克沙地之間。上世紀,因過度砍伐、過度放牧等原因,這里的土地一度沙化嚴重。為了治理沙化,1999年,河北在張家口、承德兩地啟動“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項目建設工程,千松壩林場就是其中之一。
20多年來,千松壩林場累計實施工程造林超過121萬畝,治理荒漠化、沙化面積近150萬畝。百萬畝林海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構筑起京津北部堅實的綠色生態屏障,也改善了周邊生態環境,帶動百姓致富增收。
天路通了,激活了串聯起來的每一個景點,也讓生態“生金”成為可能。大灘鎮小北溝村,幾年前,這里還是貧困發生率高達81%的深度貧困村。
2013年開始,千松壩林場在大灘鎮小北溝村荒山上植樹造林,生態環境的改善,帶動了旅游、餐飲、民宿等發展。村里先后拒絕了20多個不利于生態保護的項目,實施了萬畝草場封育工程,現有3萬多畝林地、2萬多畝丘陵草原、4000多畝濕地。
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北溝村黨支部書記于存永說,千松壩林場在小北溝村累計造林1萬5千多畝,第一個作用是防風、固沙,減少了水土流失。最大的作用是改變了小北溝的生態環境,從千松壩造林到成林,小北溝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現在村里每年接待游客12萬到15萬人次,收入是5千多萬,老百姓人均增收1萬多。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改變,子子孫孫都端牢了自己的生態飯碗。
依托當地深厚的遼、金、元歷史文化和特色鮮明的滿蒙風情,小北溝村還成立了旺國古居農宅旅游專業合作社,吸收48家民宿、農家院入社,床位達到2800張,統一價格、統一接待標準,民宿產業越來越紅火。
同樣,在這個夏天,作為壩上避暑休閑游的不二之選——七彩森林國際旅游度假區也迎來了八方游客。景區夏季平均氣溫僅17攝氏度,森林覆蓋率超8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享有“壩上綠肺”美譽。
作為國家4A級景區,七彩森林景區集森林、草原、湖泊、濕地等多樣生態系統于一體,四季景觀變幻如畫,獨特的“七彩”季相特征使其成為京津冀地區備受追捧的攝影天堂與戶外樂園。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景區巧妙融合滿族文化精髓,通過薩滿圖騰、民族建筑、非遺展演等人文景觀,生動展現豐寧滿族的歷史文脈與民俗風情。
七彩森林景區副總經理萬亞君說,七彩森林景區占地23000畝,通過千松壩林場總造林面積約1萬畝,這里有針葉林、闊葉林、白樺林,還有金蓮花、金露梅、紫丁香等,形成了獨特的七彩景觀,也成為了游客們的度假首選。進入暑期以來,景區每天游客接待量約六千人,周末達到1萬人左右。既有京津冀地區的游客,也有河南、山東等地的朋友。
據了解,千松壩林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立足綠色優勢,在造林項目區外適度促進森林周邊旅游項目開發,發展林下經濟,加強森林經營。目前,林場造林項目為農民直接增收累計2.1億元。同時,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加快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項目區周邊新建規模度假區5處,扶持旅游專業村10個。
記者|白雪峰、曹力、孟健輝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