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年前,張騫從長安出發,開辟了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也開啟了中國通向世界的大門。作為古絲路起點的長安——如今的西安,也再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節點上。
而西安浐灞,一座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以城市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為基礎,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以國際化大都市先導區為目標的新型生態區正在古老而又年輕的西安悄然崛起,并吸引著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它不僅重現“八水繞長安”的歷史景象,還將以宜居宜業的魅力成為西安一張王牌。
在西安不斷朝著國際化大都市邁進的過程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早在200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發布的白皮書《西安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報告》中就勾勒出未來10~20年西安的城市建設與發展藍圖。而生態化正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介于此,西安市政府提出了浐灞河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的重要舉措——設立浐灞生態區。
作為西安市重點發展的“五區一港兩基地”之一的浐灞生態區位于西安城區東部,規劃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得名于“長安八水”著名的“浐、灞”水系,素有“玄灞素浐”之稱。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別》李白)。歷史上的浐灞不僅是文人墨客筆下的風雅之地,更是風光旖旎、人文薈萃的三輔圣地。然而到了近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加之長期無序發展和人為破壞,浐、灞河兩岸逐步成為城市發展的盲區,污水橫流、垃圾成山、沙坑遍地使浐灞成了城市發展的“生態短板”。
浐灞生態區成立后,率先提出“河流治理推動區域發展,新區發展支撐生態建設”的開發建設思路,大力推進河流治理、生態重建和環境保護,先后實施了桃花潭景觀工程、雁鳴湖濕地工程、浐灞河碧水工程、廣運潭生態工程、灞河入渭處國家級濕地公園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態治理修復工程,徹底改變了西部城市缺水的現狀,成為西安乃至陜西一張重要的綠色名片。
自2004年成立至今,浐灞生態區以“打造國際化管理團隊,建設現代化生態新城”為發展目標,堅持“生態優先”的發展原則,將城市發展建設與生態治理保護有機融合,將過去的生態重災區變為生態補償區,將城市發展盲區變為現代化生態新城,已成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生態區、首個國家級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示范區、首個國家級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
在2011年9月,作為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所在地的浐灞生態區榮獲聯合國“全球城市最佳綠色變更經典案例獎”,這是對浐灞生態區實現綠色轉型的最好褒獎。
2015年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的關鍵之年,也是浐灞生態區啟動新十年戰略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浐灞生態區對自己的規劃是繼續釋放“生態紅利”。啟動廣運潭公園建設,打通南北生態廊道;完成浐河城市段綜合整治提升,實施雁鳴湖濕地綜合整治提升工程和商業開發建設;加快“花園浐灞”建設,整體優化綠地景觀系統,推進浐河城市段、東二環沿線等重點綠地景觀工程建設;全面推行綠色建筑節能標準,加快推進生態示范工程,開展垃圾分類示范工程建設,擴大再生水供應能力及體系建設;創新治污減霾管理體系,出臺治污減霾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