韞珍花屬(Wenchengia C.Y.Wu & S.Chow)是唇形科(Lamiaceae)最為獨特和珍稀的屬之一,其互生葉序,總狀花序,及小堅果由特化的細絲與果柄連接等特征在唇形科均極為罕見。該屬一度被認為是海南島特有屬,且長期被認為僅含有韞珍花(W. alternifolia C.Y.Wu & S.Chow)一種。
近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植物分類和保護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合作發表了韞珍花屬的第二個物種:吳氏韞珍花W. wui Bo Li,S.C.Xu & C.L.Xiang。該物種生長于海南三亞白石嶺的干旱山頂草甸中,與韞珍花所有已知居群均生長在山谷溪流邊不同。野外觀察和形態學研究進一步發現它與韞珍花的顯著區別:其葉片對生,為長圓狀卵形;花萼淺漏斗狀,上萼齒披針形,下萼齒連合為梯形;小堅果具8條縱肋。其小堅果在成熟后隨即脫落,而韞珍花的小堅果成熟后由細絲懸掛在花萼外側,直至水流將其沖走。基于二者在形態、生境和繁殖策略上的一系列差異,研究團隊將其認定為韞珍花屬未被描述的新物種。相關研究結果以“Unveiling the hidden diversity: the second species ofWenchengia(Lamiaceae) discovered from a dry mountaintop meadow of Hainan Island,China”為題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Keys上。海南大學王華峰、李宏楊教授,浙江大學李攀教授,河南大學劉路賢教授等人在野外考察過程中提供了幫助。
需要額外強調的是,“韞珍花屬”系由吳征鎰院士和周鉉先生于1965年基于上世紀30年代采自海南保亭縣的幾份標本而描述發表,中文名及其學名“Wenchengia”均在原始文獻中擬定,意為紀念吳征鎰院士的植物學啟蒙恩師、清華大學吳韞珍教授(Wencheng Wu,1898-1942)。《中國植物志》根據模式標本采集地將該屬更名為“保亭花屬”,而隨著海南行政區劃的調整,該屬已不產當今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為突出該屬學名的歷史和人文內涵并避免地名誤導,多識團隊已將其中文名恢復為“韞珍花屬”。吳氏韞珍花的種加詞“wui”意在紀念吳征鎰院士,致敬他在唇形科分類學研究領域的卓著貢獻,并體現中國歷代植物分類學者在學術和精神上的薪火相傳。
韞珍花(A–E)和吳氏韞珍花(a–e)的生境和形態對比。A,a.生境;B,b.葉序;C,c.葉片 (正面觀和側面觀);D,d.花萼展開;E,e.花萼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