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跑出“開門紅”后,北京經濟再交亮眼“答卷”。
7月22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召開上半年首都經濟形勢解讀和民生重點領域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2.5萬億元、同比增長5.5%、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GDP的5.5%增速與一季度持平,且領先全國的優勢從0.1個百分點擴大至 0.2 個百分點,在經濟總量邁過2.5萬億元的高基數上,穩穩實現了“穩中有進”。
更具標志性意義的是,國際上發達經濟體人均GDP邁過3萬美元后普遍減速,年初以來增速多在1%左右。而北京人均GDP已破3.2萬美元,仍以 5.5% 的增長展現出強勁發展韌性,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亮眼的“答卷”背后,北京經濟運行呈現穩增長與高質量發展雙向奔赴的鮮明特征。
一方面,產業升級“進”,高技術制造、數字經濟等增長強勁,創新動能足。另一方面,生態民生“穩”,全市PM2.5保持歷史最優,教育、交通、醫療設施持續完善,民生福祉穩步提升。
對于北京上半年經濟社會運行特點,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張鑫將其精準概括為“態勢穩、動能足、保障實”,并稱上半年的穩與進,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從產業升級的“進”到生態民生的“穩”,2025年,一幅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生態宜居、民生幸福協同并進的北京經濟發展圖景,正在首都大地上生動鋪展。
產業升級“進”:打造高質量發展底座
4月份,北京舉辦了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北京未來科學城的“北京隊”包攬冠亞軍,同時斬獲第四名。
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跑,是北京未來產業加速崛起的生動注腳,更是產業升級“進”的鮮活縮影。而這產業升級的“進”,恰是北京經濟穩增長的核心引擎,更是其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
上半年,北京產業升級的“進”,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分別為產業結構向高端化躍升、創新動能向全鏈條滲透、產業融合向深層次推進。
從產業結構向高端化躍升維度來看,高技術制造業與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成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北京經濟信息中心經濟研究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北京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9.9%,造車新勢力帶動汽車制造業增16.7%,11款創新藥械獲批,居全國前列。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增加值增10.2%,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獨角獸企業數量領跑全國。
當前,AI浪潮席卷全球,北京全力打造“人工智能第一城”,在京AI企業超2400家,備案大模型142 款、居全國首位。醫療、汽車等AI應用基地建設顯效,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階段建成,全市600平方公里路側基礎設施實現智能化部署。
作為高端產業的代表,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在北京這片創新沃土,實現全國乃至全球領跑:比如發布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分級標準及國產系統“鴻道”,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
下個月,北京還將舉辦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和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其中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是全球首個為人形機器人組織的綜合性競技賽事。
從創新動能向全鏈條滲透的角度觀察,北京科技創新成果已形成“基礎研究 — 成果涌現 — 轉化落地”的完整鏈路,并正加速迭代升級。
比如,上半年,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啟動“數字生命”“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首束光發射,“北腦一號”智能腦機系統進入臨床驗證。北京6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連續10年占全國半數以上。
科技成果的轉化也在加速。“三城”(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創新成果向“一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化項目254項,同比增長50%以上。科創債券發行近2500億元(全國第一),北證50指數漲幅居全球主要股指首位,金融力量助力創新成果轉化。
從產業融合向深層次推進的層面來看,“兩業融合”的示范效應尤為突出。京西永定河示范園區串聯門頭溝與石景山,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協同發展,其中,石景山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園核心區二期已封頂,科幻產業集聚區匯聚上下游企業236家,形成完整產業生態閉環。
此外,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動 30余個載體,促進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催生出數智醫生助手等創新應用。文旅商體融合則有效激活消費活力,首鋼園上半年客流超655萬人次,京西消費節拉動銷售超15.6億元;“門頭溝小院”營業162家,1-5月營收增32.8%。
綜合來看,北京產業升級的“進”勢強勁,既筑牢經濟穩增長根基,更點亮高質量發展坐標。
生態民生“穩”:PM2.5歷史最優、城軌交通暢行17.4億人次
在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考卷上,“北京藍”是最賞心悅目的章節。根據新聞發布會上的信息,上半年,北京全市PM2.5平均濃度28.5微克/立方米、保持歷史最優。
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成果,還曾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北京奇跡”。
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不止于此。上半年,北京通過實施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首都西部山水工程等,完成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49萬畝,新增造林綠化1萬畝,81處斷流泉眼復涌。
從東西南北發力,北京正織密綠色生態屏障。上半年,“兩園一河”(園博園、首鋼園、永定河)區域推進濱水空間建設,西山登峰攬勝等森林步道開工,溫榆河公園、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持續擴容。
如今,市民們逛公園、賞風景各有去處,北面游奧森、東面訪大運河、南面探南苑森林公園,西面的“兩園一河”濱水新空間與西山步道,成為京西生態休閑的熱門打卡地。
生態“穩”的同時,上半年,北京民生服務保障不斷加強,從教育、醫療到住房、交通,讓市民的獲得感實實在在。
對于市民家長來說,教育始終是民生關切的 “頭等大事”。上半年,北京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擴容,比如,北京八中亦莊學校、十二中河西分校新建項目已開工;房山區河北鎮中心校并校改造項目、北京第四實驗學校東校區通過竣工驗收,9月開學招生。城南地區今年預計新增學位 5500 個。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密集的回天地區(回龍觀、天通苑),教育資源補短板實現重大突破,2018年以來累計增加學位22000余個,新建學校集團化辦學,引入清華附小、人大附中等17所名校名園,與西城、海淀等市屬優質學校共建,實現回天居民家門口“上名校”。
教育之外,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同樣是關乎民生福祉的關鍵一環。上半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實現開工,豐臺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加快改建,房山區中醫醫院新院區住院綜合樓主體結構完工。
住房是民生扎根的載體,也是安居樂業的基本保障。上半年,北京市建設籌集保租房27210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房53990套(間)。回天地區推進100余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12萬居民用上市政水,電網負荷能力提高25%。
交通是民生升級的紐帶,其便捷程度直接關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質。上半年,6號線南延(潞城-東小營南)、17號線剩余段(工人體育場-十里河)、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馬連洼-天通苑東)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取得關鍵進展。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態勢良好,軌道公交50米接駁率提升至90%,軌道交通客運量達17.4億人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生活好,才能聚力攻堅。”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張鑫的話語道出了民生工作的要義,“我們立足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更加突出‘投資于人’,持續推出有力度有溫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扎實筑牢民生和安全雙重保障,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總結北京經濟上半年,產業升級的“進”與生態民生的“穩”相輔相成,“進”的突破夯實“穩”的根基,“穩”的態勢又為“進”積蓄動能。
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幕的歷史節點上,北京勾勒出首都現代化建設更富活力、更具品質、更有溫度的新圖景,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真正成為可感可及的民生實景。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