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馬線公路兩側,柏樹、五角楓、法國梧桐等風景樹裝點出一條云端上的網紅天路;大峪鎮的山川溝壑,16000余畝花椒林成為村民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焦村鎮靳村、邢村等村莊,連片種植的4500余畝果桑,與其間白色的桑蠶大棚相映成趣……行走在我市城鄉道路、河道兩邊、鄉村周邊,隨處可見新添的一抹抹綠色,汝州大地變得更加美麗、怡人。
十年來,汝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國土綠化為抓手,以“六化”為主要任務,大力實施綠滿汝州工程,累計造林面積達到86.6萬畝,林木覆蓋率36.71%,成功創建為國家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首批河南省森林城市等。汝河兩岸,嵩箕、伏牛之間,處處生機勃勃,處處綠意盎然,山水宜居綠城畫卷舒展而曼妙。
規劃引領生態藍圖
規劃引領綠意無限,一張藍圖生機盎然。
汝州市堅持從高標準的策劃規劃入手,把國土綠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持續構建中心城區生態景觀、近郊生態產業、遠郊生態屏障等三大生態體系,生態林業建設高瞻遠矚、重點突出。
每年下發年度林業工作實施方案,召開全市年度林業生態建設動員大會,將任務落實到各山頭地塊、溝河路渠,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搶抓有力時機,爭取工作主動,生態戰略思想矢志不渝。
向所有荒山進軍
9月21日上午,記者沿著焦村鎮槐樹村西側的盤山道路前行。起起伏伏的山坡上,多年來栽植的側柏已經披綠了群山,林間喜鵲、錦雞鳴叫不止,讓人感覺格外親切。
攻堅山區困難地綠化,通過多種人工干預手段,改善原有惡劣的立地條件。針對土層瘠薄甚至無土層覆蓋的石質荒山,在不破壞山體的前提下鉆石鑿坑、運土上山,創造條件進行植樹造林;針對水土流失較嚴重的荒山,就地取材砌筑魚鱗坑,不能砌筑魚鱗坑的,購置并安裝育林板,人工促進水土保持;針對缺乏水源的荒山,采用三級提灌引水上山,附近無水源的拉水上山,做到能澆盡澆,同時通過使用保水劑、覆蓋地膜等措施,減少水分蒸發,提高苗木成活率。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開展造林的同時,汝州市嚴把造林“四關”,即樹種選擇關、苗木質量關、整地栽植關、后期管護關,遵循適地適樹原則,優選生態與經濟兼用樹種,嚴格整地栽植標準,加強后期管護,確保植樹造林高質量、有成效。2016年以來,汝州市荒山造林總面積18.7萬畝。
“六化”全面發展
“這一片柏樹苗是今年3月份栽的,總共有30多畝,除了這些,2018年以來,我們發動群眾種植花椒樹1200多畝,如今這些花椒樹都已進入盛果期,今年的花椒一個月前都采摘完了,村民們現在都在家里精選出售。”站在大峪鎮田窯村南側的山坡上,望著不遠處郁郁蔥蔥的側柏林和成片分布的花椒林,村會計吳永全臉上充滿了笑意。
如今在大峪鎮的北部山區,1.6萬余畝花椒樹不僅綠化了荒山,而且成為廣大村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大峪鎮發展花椒樹種植,綠化致富一舉兩得的荒山造林模式,是汝州市荒山造林統籌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和農田林網化“六化”全面發展的生動寫照。
提升生態廊道,嚴守耕地非糧化底線,對已建設的生態廊道進行維護提升,鞏固生態廊道建設成果,全市目前廊道綠化折合里程達1300余公里。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嚴格落實農田林網配套,切實發揮農田林網對糧食增產增收的有益影響,截至目前,全市農田林網覆蓋率達98%。
留住綠水青山
波光粼粼的安溝水庫東西兩側,龍里山、龍尾山上,數十萬株側柏綠如碧濤,山嶺跌宕回轉,形成蒼龍臥波的壯觀景象。
全面加強林木管護,強化苗木后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加強山區林地和風穴林場森林防火工作,實行網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市鄉村三級防火隊伍和護林員隊伍,將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山頭地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