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n.news.cn/20250731/54a659157703499da3658a9e54578cf5/c.html
“‘阿寶’放歸那天跟它‘象爸爸’告別的場景我至今都記得”“‘短鼻家族’現在神出鬼沒”“‘然然家族’的典型特征就是母象門齒外露”……說起生活在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西雙版納片區野生亞洲象的故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亞洲象保護管理中心監測室主任周晨浩打開了話匣子。
我國首次放歸自然的收容救助野象“阿寶”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短鼻家族”北上南歸后發生了什么?生活在這里的野象與這群用“天空之眼”守護象群的人們之間又擦出了怎樣的“火花”?一起聽聽周晨浩的講述吧!
周晨浩正在監測野生亞洲象(6月26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周晨浩首談“阿寶”放歸背后的故事
“阿寶”作為我國首次放歸自然的收容救助野象,其放歸后的生存狀態一直備受關注,關于“阿寶”長胖了、“阿寶”疑似戀愛的“明星象八卦”都是被周晨浩監測到的。
“阿寶”與“然然家族”的小象和母象一同活動(視頻截圖)。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在周晨浩的記憶中,“阿寶”正式回歸野外那天,與它的“象爸爸”依依不舍地告別,“象爸爸”目送它離開,這個畫面令人動容,也讓他印象深刻。“起初它應該是離不開自己的‘象爸爸’,經常回到繁育中心,想要回‘家’。”周晨浩介紹,在正式回歸野外前,“阿寶”在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生活了近6年,與“象爸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即便再不舍,它還是要回到屬于它的森林。
“阿寶”在野外活動(6月26日攝)。新華網發
告別“象爸爸”后,周晨浩成為與“阿寶”接觸最多的工作人員之一。“‘阿寶’這段時間發情了,一直跟著‘然然家族’,想尋找交配的機會,但它屢屢受挫。”據監測,“然然家族”是有“象王”之稱的“大排牙”最喜歡的家族,如果它在,其他公象很難靠近這個家族,但是最近監測發現“阿寶”跟在其中,“‘阿寶’趁‘大排牙’不在溜進去了,不知道被‘大排牙’知道會發生什么。”周晨浩為“阿寶”感到擔心。
周晨浩正在監測“阿寶”(6月26日攝)。新華網發
自“阿寶”放歸以來,周晨浩便一直跟蹤監測著它的動向,為“阿寶”的放歸保駕護航。一年多來,他見證了“阿寶”的活動范圍不斷擴大,嘗試與其他象群交流,去江邊游泳等轉變,“它一步一步走向野外,證明了我們對收容救助象放歸的方向是正確的,為之后的放歸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周晨浩分享他拍攝到的“阿寶”(6月26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正因如此,對于周晨浩的職業生涯而言,“阿寶”是一頭特別的象。如今,“阿寶”對人類的依賴越來越少,剛剛放歸時,只要工作人員呼喊“阿寶”的名字,它便會走過來。但是如今只要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阿寶”便會頭也不回地離開。用周晨浩的話說就是:“就像孩子長大了,始終要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去組建自己的新家庭一樣,我們對此也感到很欣慰,說明它的野性正在慢慢恢復。”
監測亞洲象有多危險?
每當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分享亞洲象影像時,總會有許多喜歡亞洲象的粉絲表示羨慕周晨浩的工作,但監測亞洲象究竟是一份怎樣的工作?他是這樣說的……
周晨浩和同事們蹚水開展亞洲象監測工作(6月27日攝)。新華網發
“亞洲象的活動范圍比較廣,速度比較快,有時候我們的無人機飛起來,明明已經聽到大象的聲音了,就是找不到,結果無人機收回來發現它們就在我們背后的一個山腳下。”在周晨浩看來,監測亞洲象的工作是有趣的,同時也是危險的,它們擁有超高的智商,工作中被它們“包抄”、遭遇追擊的情況時有發生,面對這些危險要如何脫困是監測員們需要掌握的技能。
“然然家族”在野外活動(6月25日攝)。新華網發
周晨浩2017年進入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起初負責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巡護工作,亞洲象只是其中一部分。“北上南歸”事件后,他因工作調整加入西雙版納亞洲象保護管理中心,承擔亞洲象的監測工作。自此,他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學習亞洲象相關知識。為了應對緊急情況,他不停鍛煉身體、減肥,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好的運動狀態。
“然然家族”在野外活動(6月25日攝)。新華網發
在這個過程中,周晨浩對大象的情感也慢慢發生了改變——剛開始工作時,害怕、擔心是常有的,但漸漸地,他也意識到每頭象或每個象群的性格脾氣都有不同。“有的人可能覺得它們可愛,有的人覺得它們會破壞農田,但我覺得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周晨浩說,大象就像人一樣,有脾氣性格好的,也有比較暴躁的,或者某一天心情也會不好,只有通過監測更深入地去了解它們、收集它們的行為特征才能更好地避免人象沖突的發生。
周晨浩與村民交流(6月25日攝)。新華網發
但要做到對亞洲象個體的精準識別,還需要更加龐大的數據庫,他希望隨著無人機的應用以及AI科技的不斷進步,慢慢實現這一目標。
想把每一頭大象的故事講給你聽
周晨浩回憶,剛開始接觸監測工作時,主要依賴紅外相機和人力跟蹤,有極大的危險性。隨著無人機的應用,它們可以安全地監測亞洲象,同時還能在不干擾它們的情況下高空觀測象群的活動情況。這些年來,用“天空之眼”監測象群讓周晨浩拍攝技術不斷進步,對亞洲象這一龐然大物越來越了解,但他覺得還不夠,他希望“把每一頭大象的故事講給你聽”。
周晨浩拍攝到的野生亞洲象群(資料圖)。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故事怎么講?他想用影像講。現在周晨浩在新媒體平臺上已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博主,他希望通過影像分享讓人們更加了解真正的野生亞洲象,“我們工作的影響力可能是有限的,我希望通過影像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們云南保護亞洲象的力度和決心。”對于周晨浩而言,保護亞洲象這件事往大了說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于個人而言是出于一份善良、一份熱愛去保護它們,他也希望這些可以通過影像的力量傳遞出來。
周晨浩正在處理拍攝到的圖片(6月27日攝)。新華網發(徐華陵 攝)
除了影像,他還想用名字講。在亞洲象國家公園候選區西雙版納片區,為了方便監測人員開展工作,有的亞洲象或象群已經有了自己的名字,比如紅極一時的“短鼻家族”,個性鮮明、喜歡分開活動的“然然家族”,對勐養情有獨鐘的“小缺耳朵家族”,以及包容性極強的“大嚕包家族”……但還有很多獨象或象群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周晨浩和其他工作人員曾連續3天聽到林子里有野象的叫聲,但是一直沒有見到它們。直到3天后,一個象群帶著一頭剛出生的小象寶寶出現在陽光下,美好的畫面讓他們為這個家族取名“太陽家族”。
周晨浩拍攝到的“太陽家族”(視頻截圖)。新華網發(周晨浩 攝)
周晨浩希望,通過對亞洲象個體識別工作的不斷推進,未來每一頭象、每一個家族都能有自己的名字,讓它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獨有的印記。(完)
總策劃:韓海闊
策劃:李霞
統籌:羅春明
執行:柴靜 徐華陵
海報設計:陳寒青
指導單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支持單位
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